讓人不自覺就贊同你:律師教你最高竿的人心誘導術
寫在本書之前
●「為什麼你需要提問力?」
「為什麼你需要提問力?」
如果有人這麼問,你會怎麼想?
「為什麼我需要提問力呢?」
你應該會這麼想吧。
讓你這麼想的,正是提問的力量。
「什麼?這什麼意思?」
有些讀者大概已經被我搞糊塗了,請耐心聽我說明。
問題能讓對方朝著特定的方向思考。當你聽到:「為什麼你需要提問力?」本來應該先思考:「我需要提問力嗎?」等你確定「我需要提問力」之後,再思考「為什麼」。
不過,一聽到這個問題,讓人不自覺的以「需要提問力」為前提,便直接思考下一個問題:「為什麼我需要提問力呢?」
培養提問力,可以讓你隨心所欲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很久以前,人一直問:「該怎麼到有水的地方去?」不斷想辦法前往有水的地方。有一天,人思考的問題變了—「該怎麼把水運到這裡來?」
有了這個問題,人才開始研究灌溉技術,開始農耕。這正是好問題讓文明進化的剎那。
過了一段時間,近代物理學始祖牛頓問自己:
「為什麼蘋果會掉到地上?」
有了這個問題,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,物理學向前邁進一大步。
又過了一段時間,以前汽車工廠總在一個定點組裝車輛,工人輪流進出,依序組裝車輛。汽車大王福特這麼想:
「可不可以人不動,讓車子動?」
有了這個問題,福特想出利用輸送帶組裝的流程,可以大量生產汽車。這正是好問題讓產業進化的剎那。
愛因斯坦這麼說:
「重要的是不斷問問題。」
愛因斯坦不斷問問題,發現了堪稱世紀里程碑的相對論。
人透過問問題、找答案的過程,發展文明,實現舒適的生活,成為地球之王。
本書把焦點放在偉大的「提問力」,探討培養提問力的方法。
●為什麼我會開始重視提問力
先和大家分享為什麼我會開始對提問力感興趣。
我在二十五歲那年成了律師。這麼年輕就當律師,有些客戶難免看不起我,擔心我處理案子的能力。我心裡很不是滋味,想讓自己看來更可靠,所以故意挑釁,製造機會和對方辯論,只要辯贏了,我就心滿意足。
那時候我經常問對方問題,但是問題往往帶著「你講的話根本不合邏輯」的意涵,話中帶刺。
某一次幫客戶打土地訴訟官司,官司的另一方沒有請律師。事後他對我說:
「你打贏了官司應該很開心吧。但是,你了解我的感受嗎?」
我當時受到很大的震撼,不知道該怎麼回答。
打官司的目的不就是勝訴嗎?打贏官司有什麼不好的?
我這麼問自己。
那場官司是鄰居爭鬥,官司結束之後兩戶人家還是爭論不休。
當時我該怎麼做?
我忍不住這麼問自己。我到底為了什麼目的代表客戶打官司?
答案很清楚:
「幫客戶爭取到最大利益。」
沒錯。我的任務不是打贏官司,而是解決問題的根本,幫客戶爭取到最大利益。這麼說來,當初我應該怎麼做才對?
我應該謹慎提問,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,也向官司的另一方提問,了解他的立場,想辦法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。
我應該透過提問,了解客戶,了解對方,找到最好的結論,但我卻忽略了提問這個過程,什麼都搞不清楚,就單向、強勢的主導官司進行。雖然贏了官司,對方更加憤恨不平,和我的客戶之間又有了新的糾紛,這簡直是本末倒置的結果。我真是個不夠格的律師。
「我不夠了解人。」為了了解人,我開始拚命讀書。這時候,我讀了《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》,受到強烈衝擊。書中談到人的本質,尤其下面這段內容深得我心:
「人是自尊心的集合體。人不想按照別人所說的去做,但如果是自己想的,就會很樂意遵守。想要影響別人的行為,不能靠命令,必須讓他自己這麼想。」
現在想起來,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。或許你也知道這個道理。當時我還年輕,不懂人情世事,以為只靠邏輯取勝,嘴上贏過別人,就能改變對方,然而實際上恰好相反。我在律師生涯中經歷過許多失敗,其實也顯現出這個問題。
之後我也受到《影響力: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》和《實質利益談判法:跳脫立場之爭》等書的影響,改善自己當律師的談判方法和說服方式。經過十五年,現在面對談判和說服別人的場景,我會注意時間分配,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提問。
透過這些改變,我得到許多收穫。多提問,才能深入了解客戶的需要,也能從對方身上得到更多資訊,不需要彼此衝突,就能說服對方。
現在我敢打包票,想要影響別人,不能靠命令,要靠提問。想讓人聽話,必須提問。想讓人成長,也必須提問。
想在人生當勝利的一方,同樣得靠提問。
●提問的六大力量
先問大家一個問題:
「小時候有什麼開心的回憶?」
人聽到問題就會想回答,然後不自覺的開始思考,試著找答案。聽到:「小時候有什麼開心的回憶?」我腦中也會浮現小時候的情景,想起爸媽在我生日時,買了我一直想要的「微星小超人」玩具給我,讓我感動得都快哭了。你聽到剛才的問題,應該也像我一樣,憶起小時候開心的往事吧。
我們平時生活並不會想起小時候的事,幾乎都忘記了,但只要一個問題,就能讓人回到幾十年前,探索小時候的回憶,而且還能找到答案。
換句話說,「聽到問題,就會思考,然後想辦法回答」。好像有人強迫似的,不自覺的思考,並且回答。
問題有兩種重要的功用,也就是讓人「思考」「回答」的強制力。我們就像巴伐洛夫的狗,聽到鈴聲就不由自主的流口水一樣,聽到問題就會不由自主的思考,然後回答。
因為問題有這兩種功用,只要我們培養提問力,就能得到下面這六種強大的力量:
1.隨心所欲獲得資訊
2.博取好感
3.操控行動
4.激發成長
5.主導議論
6.改變自己
這六項都是人生成功必備的能力吧?
培養提問力,相當於培養在人生中成功的能力。
希望大家讀了這本書,擁有可以改變人生的提問力,人生變得更充實,成果豐碩。
律師 谷原 誠
內容連載top
內文1234
§內文1
第3章 「操控行動」的提問力
●設計讓人乖乖聽話的提問腳本
要透過提問讓人照自己的意思做某件事,必須「先動之以情,再曉之以理,讓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」。若要更強力的操控他人,就必須「設計讓人乖乖聽話的提問腳本」。
先回想電視購物頻道的架構。在推銷腹肌鍛鍊器材的節目中,一開始先播放使用前腹部脂肪堆積的畫面,讓觀眾意識到「自己的問題」,「想讓腹部結實扁平」的欲望也會浮上檯面,這時候再讓身材健美的模特兒出現在畫面上,讓觀眾看看自己還差了多遠,同時想像「理想的模樣」,喚起觀眾的欲望。接著,再播放使用腹肌鍛鍊器材的畫面,介紹「達到理想模樣的方法」,讓觀眾「透過影像體驗」。這時候,觀眾的情緒已經處於「我想買這器材」的狀態。節目只要煽動「我想買」的情緒,再顯示商品價格,然後說明這價格非常公道,可以分期付款,不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,在家自己訓練很輕鬆,收納也很方便,還加送贈品,列舉許多可以合理化購買行為的資訊。
要讓人照我們的意思做某件事,必須讓他忠實的經歷作出這個決定之前的思考過程。如果步驟順序不對,最後也不會決定「買了」。如果節目一開始就說「這部腹肌鍛鍊器材售價三萬日圓」,這時候理性出動,觀眾心裡想:「花三萬日圓,這個月就不能和朋友去喝酒了。這玩意兒真的有這麼高的價值嗎?真的有效嗎?還是先看看,別急著買。」之後再怎麼想辦法說服觀眾,恐怕也很少人會決定購買。
希望對方照你的意思行動,必須設計讓人不得不聽話的「提問腳本」,按照腳本提問。
假設老公想在連續假期帶家人去泡溫泉,先問老婆:「連假想不想去哪裡玩?」老婆回答:「好啊,偶爾去國外玩也好,關島怎麼樣?」這時候即使老公說:「其實我想去泡溫泉……」恐怕也會演變成「關島v.s.溫泉」的對立結構,夫妻必須談判。像這樣的提問順序容易造成對立。
設計提問腳本,就能控制對方的思考,控制對話。如果設計像下面的提問腳本,結果會如何?
先租宮崎駿的《神隱少女》DVD回家,和老婆一起看。
老公:「偶爾也想泡泡溫泉吧?」
老婆:「是啊!」
老公:「要是有像電影場景一樣的溫泉,想不想去?」
老婆:「當然想!」
老公:「你知道《神隱少女》就是以某個溫泉區當範本的嗎?」
老婆:「真的嗎?我不知道耶!」
老公:「就在○○,要不要去?」
老婆:「當然要!」
老公:「我上網查一下,趁我們還記得電影內容,越早出發越好。就趁這個連假去吧,怎麼樣?」
老婆:「好啊!」
也許實際上未必會這麼順利,但至少比剛才失敗的提問好多了,成功機率也比較高。為什麼?失敗的問法是以開放式問句問:「連假想不想去哪裡玩?」老婆可以自由思考,結果她想到:「去哪裡好呢?對了,去關島吧!」心裡湧現想去關島的情緒。之後老公再說「我們去泡溫泉」,只會造成「關島」和「溫泉」的對立。
成功的範例是先從看電影開始,電影的內容和溫泉有關,提高對方想去泡溫泉的潛在欲望之後,再以封閉式問句問:「想不想去泡溫泉?」讓對方只能回答「想」或「不想」,這時候通常會回答「想」。靠著和電影有關的問句,營造對方對溫泉的想像。為了引起對方的興致,甚至在問題中暗示電影就是以某個溫泉區為範本。不管老婆說「知道」或「不知道」,都一定會對這個話題更有興趣。最後再問封閉式問句:「要不要去」,答案當然是「要」。
剩下「什麼時候去」的問題,老公只要提議「這個連假出發」,就大功告成了。
按照腳本提問,不會出現「關島」和「溫泉」的對立關係。決定好要去泡溫泉,接著只要提議「這個連假出發」就行了。即使老婆本來打算利用連假去關島,這時候心也已經飛到溫泉區了。在這種狀態下掙扎著要去關島,還是去泡溫泉,比起原本可能造成關島和溫泉對立的情況,結果完全不同。
英國喜劇《Yes Minister》中,有一段教導部屬如何在民調中得到自己想要結果的橋段,主題是關於要不要恢復徵兵制,引用如下:
「伯納德,有位漂亮的年輕女性捧著筆記本走了過來。你得先給她良好的印象,應該不想被看不起吧?」
「是的。」
「她開始發問了。她問:你擔心許多年輕人失業的問題嗎?」
「是的。」
「你擔心青少年犯罪增加的問題嗎?」
「是的。」
「你認為我們國家的中學缺乏紀律嗎?」
「是的。」
「你認為年輕人在人生中願意接受權威和指導嗎?」
「是的。」
「你認為他們願意接受挑戰嗎?」
「是的。」
「你支持恢復徵兵制嗎?」
「啊……嗯,是吧。」
「到底是支持還是不支持?」
「支持。」
「你當然贊成恢復徵兵制。反正你已經無法說自己反對了……不過,那位年輕女性也能讓你說出完全相反的答案。」
「怎麼問?」
「你擔心戰爭帶來的危險嗎?」
「擔心。」
「你認為,教年輕人手持武器殺人是否危險?」
「危險。」
「你認為逼人拿武器戰鬥是錯的嗎?」
「當然是錯的。」
「你反對恢復徵兵制嗎?」
「反對!!」
「你看吧,就像這樣,你就是牆頭草兩邊倒的最佳例子。」
根據邏輯腳本,引導對方朝著你希望的方向思考,誘導出自己想得到的答案。
人的思考會按照一定的步驟得到結論。想讓別人聽話,就得先設計提問腳本,讓對方按照自己期望的順序思考,把「問題能強制對方思考」的功用發揮到極限。
●利用問題掌握談話的主導權
跑業務的時候必須試探客戶的需求,在這種情況下,提問是強力的武器。假設有顧客上門看冰箱,如果你像下面這樣接待客人,會發生什麼結果?
銷售員:「歡迎光臨。看冰箱嗎?」
顧客:「是。」
銷售員:「現在這款賣得最好。外觀採用木頭紋路,非常漂亮;對開式的冰箱門,大家都說用起來很方便。我還可以幫你打折,你覺得如何?」
顧客:「我只是先看看。」
顧客話說完,走出店面,應該就不會再回來了吧。銷售員根本不考慮顧客的需求,滿腦子只想著要推銷冰箱。要買冰箱的不是銷售員,而是顧客。顧客不是來買銷售員推銷的產品,而是來買他想要的產品,銷售人員應該謹記這項原則。
只要銷售員了解這個道理,應該也會明白,介紹商品之前,必須先試探顧客的需求,了解顧客想買什麼東西、買了產品之後「想過什麼樣的舒適生活」。了解需求之後,當然還得掌握顧客的預算。想了解顧客的需求,可以試試看下面的方法。
銷售員:「請問您想汰舊換新,還是添購冰箱?」
顧客:「汰舊換新。」
銷售員:「現在是用什麼機種呢?」
顧客:「雙門小冰箱。」
銷售員:「這次換新冰箱,希望有什麼樣的功能?」
顧客:「冷藏室要大一點,可以放更多東西。製冰室也要大一點。」
銷售員:「容量大一點真的比較好。我們家也是人多,冰箱一定要大。請問你們冰箱通常放比較多飲料還是蔬果?」
買東西的人是顧客,不是銷售員,所以推薦商品當然得依照顧客的需求。重點在於率先提問,掌握談話的主導權,問出顧客的需求。
●假設性問題~問出對方真心話的魔法技巧
「假設性問題」是問出對方需求的技巧,句型通常是:「如果○○的話,怎麼樣?」利用假設,引導對方說出他真正的需求。因為是假設,所以完全不必談自己的事,是一招不談自己,只以問出對方資訊為目的的魔法技巧。
實際用法請看下面的例子。
顧客:「我只是先看看。」
銷售員:「好的,請您慢慢看,我來為您介紹。對了,如果要買,您會考慮多少預算呢?」
顧客:「大概○○萬日圓吧。」
銷售員:「在這樣的預算範圍內,有很多商品可以選擇。如果要買,您重視哪方面的特性?」
顧客:「冰箱容量吧。我們家人多,現在用的冰箱容量不夠。」
因為只是「如果」,對方往往能放心說出真心話。在實際談判過程中不能說的話,也會因為現在只是「如果」,一不小心就說溜嘴。只要知道對方的預算和重視的特性,就能挑選符合顧客需求的冰箱,大大宣揚商品的魅力,再讓顧客覺得價格公道,應該就能成交。不必相信顧客「只是先看看」,如果根本不想買,也不會特地跑去電器行看冰箱了。
即使顧客拒絕你,也能利用「假設性問題」,切入對方的需求。
這不僅適用於銷售員的工作。當雙方處於對立關係時,律師也常使用「假設性問題」。舉例來說,我們會說:「如果最後認定車禍的過失比例為一比九,賠償金額是三千萬日圓嗎?」
相反的,有時候顧客會主動問問題。
顧客:「還有廣告的特價冰箱嗎?」
銷售員:「有。」
顧客:「可以賣我多少?」
銷售員:「這價錢已經砍到底了。」
顧客:「算了,我再看看吧。」
這樣根本問不出顧客的需求。顧客自己開口,等於是主動表示「我對那樣商品有興趣」,銷售員應該巧妙的問顧客是對哪一點有興趣、有什麼需求。
顧客:「還有廣告的特價冰箱嗎?」
銷售員:「您說的是有急速冷凍功能的冰箱嗎?」
顧客:「對,我記得價錢好像很便宜。」
銷售員:「針對您的需求,說不定還有更便宜的。請問您現在是用哪一種冰箱?」
利用「問題回力棒」,以問題回應顧客的問題。
顧客問的問題會透露出他的需求,代表他對什麼感興趣。如果真的沒興趣,也就不會提問。機伶的反問,精準的切入顧客的需求。
●迫使對方作決定的問題
人都討厭別人命令或強迫自己,喜歡自己想,自己決定。當別人命令或強迫自己做什麼的時候,會讓人覺得對方侵害了自己決定的自由。相反的,如果選項太多,也無法自己決定,不敢確定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,深怕將來後悔,所以無法選擇。
想迫使對方作決定,必須限制選項,讓對方從中選擇。最好是二到三個選項,選項有四個以上就會造成負擔。
前幾天我上餐廳吃飯,想喝點酒,請服務生拿酒單來。一翻開酒單,上面列滿了我們沒看過也沒聽過的酒名,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選。只好請品酒師推薦適合今天菜色的酒,他立刻說:「最適合今天菜色的是這一款酒。」那瓶酒看來的確很不錯,但總覺得不是自己選的,好像少了點什麼。明明是自己請品酒師推薦,卻有種被強迫的感覺。正當我猶豫不決,品酒師又說:「還有這兩款也很適合。」這時候我立刻覺得自己又掌握了決定權,洋洋得意的選了其中一瓶:「就這瓶吧!」那瓶酒和菜餚堪稱絕配,我們吃得非常開心。
剛開始「有很多選項」,令人不知道該怎麼選擇,後來對方「只推薦一種」,又覺得被迫選擇,不想聽他的建議。最後「有三種選擇」,才能放心從中擇一。
想迫使人作決定的時候,必須廣泛試探對方的需求,慢慢鎖定目標,等到覺得差不多了,再提出二到三個選項,讓對方看看「哪一個比較好」。這樣一來,對方比較容易決定,以後也比較不會後悔。
●誤導性問題~讓人不自覺就贊同的必殺技
之前介紹了七種壞問題的類型,其中包含「誤導性問題」,其實善用誤導性問題的強大力量,可以操控對方的行動。先複習一下,誤導性問題代表問題中隱含錯誤的事實,誘導對方說出自己想聽到的證詞,例如下面這種問題。
律師:「為什麼這商品的評價這麼高,證人知道嗎?」
對方律師:「抗議!這是誤導詢問。這商品的評價好不好,尚未經過證實。這個問題本身就是訴訟的爭論點。」
這個問題是問「證人知道嗎」,知道的對象是「商品評價好的原因」,商品評價好成了問題的前提。如果證人回答「知道」,代表商品評價很好,如果證人回答「不知道」,代表「商品評價很好,但證人不知道原因何在」。這種誤導性問題是得到錯誤結論、威力強大的技巧,在法庭上禁止使用。
其實應該先問:「你聽過有關這種商品的正面評價嗎?」等證人回答「聽過」,才能問剛才的問題。
打官司禁止使用誤導性問題,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禁止,甚至可以好好利用。
我先介紹自己上當的經驗。我生於愛知縣,上大學時才到東京。當時從愛知縣來到東京,自己四處找房子,仲介業者帶我看了兩間。看了房子之後,仲介大哥問:
「剛才看了兩間,你要哪一間?」
當時我腦中想著其他事,聽到他這麼一問,突然覺得自己非得選一間不可,一不小心就脫口而出:「第二間比較好。」結果仲介大哥馬上接話:「好,就選那一間吧。」就直接辦了手續,害我住進離學校很遠的房子。
這種誤導性問題是業務可以善加利用的技巧。
「這部車燃油效率非常好。至於顏色,您喜歡黑色還是白色?」
「黑色比較好。」
「我也比較喜歡黑色,看來穩重。有三○○西西和五○○西西兩種款式,您想要哪一種?」
「看價格吧。」
「對,得估價才能決定。您要付現還是貸款?」
「付現。」
「謝謝,估價單我下週末送去給您,還是下下個週末比較好?」
隱藏「買或不買」的問題,以「當然會買」為前提提問,對方當然只能以「要買」為前提回答。就這樣誘導顧客下訂單。
律師在處理債權回收的時候,通常會這樣運用誤導性問題。
律師:「您必須支付三百萬日圓,您是要馬上付款,還是一星期後付款?」
債務人:「這太為難我了,還得商量商量。」
律師:「總之現在就得付款,即使只有一部分也好,先付十萬日圓行嗎?還是可以付到二十萬日圓?」
債務人:「付十萬日圓好了。」
律師:「拖欠款項必須支付違約金,請問您要找保證人,還是要拿什麼東西作擔保?」
這個例子隱藏了「要不要付款」的問題,以「當然要付款」為前提提問,對方也沒辦法以「不付款」為前提回答。接下來只要談條件,結果一定對自己有利。
想讓對方簽約,同樣可以利用誤導性問題。如果客戶猶豫著要不要簽約,請拿出鉛筆說:「簽在這兒。」簽約怎麼可能用鉛筆,客戶會反射性的問:「咦?用鉛筆?」這時候你再順手拿出原子筆,說句:「抱歉,拿錯了。」客戶一不小心就簽了。
「不可以用鉛筆簽約」,客戶這麼想的時候,已經以簽約為前提,將「要不要簽約」的問題隱藏在背後,變成「鉛筆或原子筆」的問題。
還有其他誤導性問題的例子:
「什麼時候方便收件?」—以訂購為前提
「想先試穿什麼顏色的衣服?」—以試穿為前提
「您這次也滿意我們公司的品質嗎?」—以上次很滿意為前提
想操控對方的行動,誤導性問題是威力強大的武器,希望大家都能運用自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為什麼你不再問「為什麼?」:問「WHY?」讓問題更清楚、答案更明白!
know-how還不夠,know-why更重要!
懂得問「為什麼?」,不僅是獨立思考的原點,
也是突破現狀、釐清問題與找出答案的關鍵能力!
一本書,教你勇於開口問「為什麼?」的技巧,
讓問題更清楚、答案更明白!
這本書,寫給長大之後,不敢、也不想再問「為什麼?」的你。
小時候,你常問「為什麼會有彩虹?」「為什麼大象鼻子這麼長?」
然而,長大後,你問「為什麼?」卻是落得被譏為「愛作怪」的下場。
比方說,面對客戶的拒絕,你問:「為什麼?」
客戶說:「別的業務都沒問,就只有你愛問。」
收到主管的交辦事項,你問:「為什麼?」
主管說:「做不到還要找藉口。」
接下老闆的指示,你問:「為什麼?」
老闆說:「做就對了,別給我搞怪。」
後來,你再也不想、不敢也不能問「為什麼?」。
在你心底,很想吶喊:「問『Why?』不是我愛作怪,只是想弄明白!」
其實,你需要的是挑戰現狀的勇氣、提問「為什麼?」的技巧,讓問題更清楚、答案更明白。
事實上,在職場充斥著只知道「是什麼」(What)卻不知道「為什麼」(Why)的What型人,只看到事物表象,卻從不追根究柢,造成凡事依循既有慣例、無法突破現狀的結果。
本書作者細谷功主張,人人都應培養持續追問「為什麼?」的習慣,進而成為勤於追根究柢的Why型人。書中有許多日常生活與職場中常見的案例,讓你舉一反三,成為敢問又能問「為什麼?」的Why型人。
業務員常問「為什麼?」,就能找到客戶拒絕埋單的真正原因;商品研發人員提問「為什麼?」,就能發掘連顧客自己也沒有察覺到的需求;工作者勤問「為什麼?」,就能聽懂弦外之音、掌握主管與老闆的想法。主管巧問「為什麼?」,就能帶動部屬的工作熱情,引領團隊邁向成功。
一本書,讓你擁有提問的勇氣與技巧,成為敢問又能問「為什麼?」的Why型人,擁有突破現狀、釐清問題與找出答案的關鍵能力,搶先一步得到答案!
不只know-how,更要know-why,正確動腦,就能發揮實力、邁向成功!
前言
動一動你的腦!
「你不會想一想再做嗎?!」
「拜託,用點大腦好不好!」
這兩句話在日本的職場中,大概可以列入主管與部屬對話排行榜的前三名吧?到底類似這樣的對話一天要出現幾次呢?讓我們推估一下。
日本的就業人口大約有六千萬人,其中有主管與部屬的從屬關係(指兩人以上)的職場工作者就占了八成。不管工作形態為何,這些被說成是沒動腦的人,幾乎多數都是別人的部屬(如果董事長不算在內的話,那所有員工都是部屬)。前面那兩句話有人可能一天要被主管念個兩三次,但也有人可能從來沒被念過,假設做部屬的平均每三天要被念一次的話,那表示在日本的某些角落,一天之內就會有一千萬次以上這樣的對話。
那麼,「想一想」和「用點大腦」的具體行動又是什麼呢?
對於這個問題,我猜說得出所以然的人很少。對主管來說,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些抱怨總會念個兩句,但我想很少人能夠跟部屬清楚解釋「應該要怎麼做」。
如果連破口大罵的人,自己都說不清楚、講不明白;那麼,被罵的人更不可能知道怎麼解決。因此,我希望藉由這本書——《為什麼你不再問「為什麼?」:問「WHY?」讓問題更清楚、答案更明白!》,針對這些每天要在全國職場中發生成千上萬次的場景,提供個人看法以做為各位參考。
為了具體說明如何「動腦思考」,本書用以下兩大重點做為陳述。
第一是徹底比較「曾經動腦思考」與「不曾動腦思考」的不同,找出「動腦思考」的特徵。我將這種懂得「動腦思考」的類型稱為「Why型思考」,這也是本書的討論主題,與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停止思考的類型,簡稱「What型思考」(雖然這個類型也包含「思考」二字,但是,指的沒有動腦思考的狀態)進行比較。
此外,我在書中將習慣Why型思考的人(就字面意義)暱稱為「Why型人」,而將What型思考的人(指對於交代事項只會聽命行事的習性)暱稱為「What型人」,並比較這兩種類型的行為特性。
本書第二個重點是實例的應用,我個人因為工作的關係,每天在穿梭於職場與客戶之間,因此能夠跳脫純粹理論的觀點,用自己的實際經驗說明如何達到Why型思考的境界。
我在書中列舉各種職場中可能發生的場景比較兩者的差異,藉此讓讀者了解不同思考類型所引發的做事方法,同時針對文章開頭的那些問題詳細說明。
Why型思考的基本概念,誠如字面上的意思,就是指對所有事物「存疑」的態度。就拿「連續問五次『為什麼?』」(譯註:出自豐田生產方式創始人大野耐一的名言,他提倡面對問題時,不能只看問題表面,至少要問五次「為什麼?」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。)這句經典名言為例,如果某人長期以來被灌輸做任何事都應該養成問「為什麼?」的習慣,凡事追根究柢,就某種程度而言,提問「為什麼?」就會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。
為什麼我會特別提到這個眾所周知的經典論調呢?這是因為這種方法雖然在解決問題上,有其中心思想與基礎概念,但是,卻也有知易行難的缺點。因此,本書中我將延續以上兩大重點進行討論。
如果各位看一看周遭的話,應該不難發現,日本職場正瀰漫一股「What型症候群」。
所謂的「What」,是指實際發生的事物或眼睛看得到的狀況等;而「Why」是指發生這些狀況的原因、真正的原因或事物的理念、原則與本質等。
舉例來說,像是有些單位明明沒有特別的原因,卻習慣比照往年編列或執行預算;有些業務考察有前往的地點,卻沒有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目的;有些人只會遵守規則按照使用手冊操作,卻不知道如何臨機應變;有些接單型的業務員聽命行事,卻不知道提供建議給客戶;有些主管對於部屬的提案,總是以「過去從來沒有成功過」敷衍搪塞;有些部屬被動消極,說一動、做一動,凡事只求「少做少錯,不做不錯」;有些企畫徒具形式,內容空洞、不知所云;有些簡報完全不考慮聽者立場,只強調商品優點老王賣瓜、自賣自誇;有些資料厚重冗長,卻言之無物等。
像這樣的現象簡直族繁不及備載,追根究柢,這就是罹患「What型症候群」的病徵。
以上所舉的案例,並非只有職場才會發生。
事實上,在其他地方也隨時可見這樣的場景,比方說,公部門一些陳年政策,常常因為「蕭規曹隨」而繼續存在;「垂直型的行政體系」跟不上時代的變化;學生只在意出席率而忘了上課的目的;或是升學主義掛帥,成績凌駕一切價值等,可見除了商界以外,到處都看得到「What型症候群」的身影。
二十世紀的日本以「歐美」為借鏡,要求正確且迅速地執行某種程度的既定事項。因此,學校只教我們怎麼死背正確答案,養成大家只會「What型思考」;但是,隨著社會環境不斷的變化,過去的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。
創新大師克雷頓.克里斯汀生(Clayton M. Christensen)在他的成名作《創新的兩難》(The Innovator’s Dilemma,中譯本由商周出版)一書中,曾針對創新詳加闡述。書中所提及的重要概念為「這一代的改革創新,可能成為下一代的負債」。
無庸置疑地,戰後日本所打造的榮景要歸功於教育體系;但是,如果不能有效應用的話,過去的成功關鍵可能成為現在的負擔。這是因為過去的教育體系教出大量只會聽命行事、依循前例的「What型人」,而且,還非常優秀。
如今,日本面臨高齡社會日趨嚴重的內憂,以及新興國家急起直追的外患,迫使日本政府必須顛覆原本的模式,方能有效因應。我個人認為,首先應從「改變思考脈絡」做起,而其中之一就是「從What型思考轉型為Why型思考」。
那麼,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培養Why型思考呢?
所謂Why型思考,是指自己本身具有仔細思考事物的能力。「思考能力」又是什麼呢?最具代表的思考方法,就是針對所有事物追問「為什麼?」的精神。
長期以來,日本社會對於愛問「為什麼?」的成年人是很感冒的,因為普遍認為,愛問「為什麼?」是小孩的專利,大人只要凡事「做就對了」,不要追問原因。但是,日本現在缺乏的不就是這種「問題寶寶」嗎?
現在日本人需要的不是只會上網搜尋答案、然後「照抄」的能力,而是知道如何簡單蒐集資訊,同時「思考」的人。
用腦筋思考與不用腦筋思考的差別在於是否「凡事追根究柢」的習慣,而這種習性最後會濃縮成「為什麼?」三個字。換句話說,這個習性會在「為什麼?」這三個字上集大成。
事實上,我也不是天生就知道怎麼活用Why型思考的人。
嚴格來說,在我還是學生與社會新鮮人的那幾年,都還是從What型思考的觀點看待事物。讓我完全改為Why型思考的契機,是我三十多歲從事管理顧問開始,所以,我算是那種大器晚成的Why型人。
我認為,正因為上述的背景,讓我了解這兩種立場的不同;因此,我不僅了解如何從What型思考轉型為Why型思考,也知道轉型之後,伴隨而來的是擴展視野、個人成長,同時,更令人振奮與快樂(當然也有麻煩的時候)。所以,我想由我來介紹如何培養Why型思考,會更具說服力。
What型人認為,同樣一件事不論由誰來做,都是相同的結果;但是,Why型人認為,能藉由一己之力突破現狀、扭轉乾坤。因此,Why型人與What型人看出去的世界截然不同。
我希望藉由本書,能喚起更多讀者關心Why型思考的議題,親身體驗這種思考所帶來的「美麗新世界」,進而讓身邊的事物產生一些正面的變化。
最後,謹將本書獻給日本全國的主管與部屬。同時,期盼在若干年後,能夠培育許多Why型人,並且充分應用Why型思考,帶領日本成為世界龍頭。
不只know-how,也要know-why!
——寫給很久沒有問「為什麼?」的你
小時候,提問「為什麼?」是展現求知慾和好奇心的象徵,多能博得長輩的稱讚;但是曾幾何時,當我們長大之後,漸漸地,不敢也不能問「為什麼?」,以免落得「唱反調」的負面風評。
不過,即使我們長大了,仍然有很多情形需要問「為什麼?」。
比方說,對於主管交辦事項,身為部屬的我們,通常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」。主管要我們「做,就對了」,但是,往往不曉得「為什麼要這麼做?」的原因與背景。
即使心有疑問,即使應該要問,卻因為怕被評為「愛作怪」而選擇閉嘴;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開口提問,卻因為問問題的技巧不佳、發問時機不對,落得「沒禮貌」的下場。
小時候發問「為什麼?」就被譽為「好奇寶寶」;長大後問「為什麼?」就被貶為「問題員工」。
為什麼你不再問「為什麼?」,為什麼同樣的一句話,人們的態度如此天差地別?
這是因為,一直沒有人膽敢冒著「把原本聽話的乖乖牌教壞」的危險,告訴我們提問「為什麼?」其實是釐清問題、找出答案、突破現狀、勇於創新的關鍵能力。
現在,終於有一本書,正大光明告訴我們「知其然(know-how),也要知其所以然(know-why)」;終於有一位作者,公開傳授讀者提問「為什麼?」的技巧,提醒我們不只know-how,也要know-why!
◎從know-how到know-why——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
本書作者細谷功,有鑑於提問「為什麼?」,不僅是追根究柢的關鍵,也是思考的起點、創新的動力與進步的源頭。因此,他提出「Why型思考」,也就是具有獨立思考、主動思考事物與問題本質的能力。
細谷功在本書中巨細靡遺、不厭其煩詳述如何在實用技巧層面活用Why型思考,以能在閱讀、學習、溝通、領導等領域,培養獨立思考的關鍵能力。此外,他也從職能的角度,深入探討如何把Why型思考應用在業務、行銷、研發、企畫等領域。作者也從組織層面探討Why型思考對於學校教育、企業發展,乃至於社會進步、國家競爭力的重要。
相對於Why型思考,本書中細谷功也毫不諱言地指出,日本整體環境偏向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」的What型思考。本書中,他不止一次對於凡事依循慣例、聽命行事、缺乏獨立思考的What型思考,導致學力衰退、國家競爭力減弱的現象感到憂心不已。
雖然,細谷功所舉的例子多屬他在日本所觀察到的現象,但是,各位讀者可以從中了解,為什麼憂國憂民的他,義無反顧提倡Why型思考的原因。
相信讀完本書之後,能夠讓我們不僅滿足於「知其然」的What型思考,也能進一步追根究柢,試著以更有技巧的方式,以Why型思考探詢「所以然」,聽懂客戶的弦外之音、了解主管朝令夕改的用意、掌握表象背後的原因與背景,從know-how到know-why,成為「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」的Why型人。
如果你個性內向害羞,沒有自信在大庭廣眾提問,不妨在心中反覆自問「為什麼?」,試著找出表象背後的原因與背景,相信一定可以有所收穫。如果還是不習慣這種自問自答的Why型思考訓練,不妨一邊閱讀本書、一邊質疑作者的想法,提出自己的一套主張,這也是邁向Why型思考的第一步。
筆者是本書的選書人與責任編輯,希望讀者們能透過閱讀本書,引發「自己動動腦、想一想」的渴望。即使認為「作者的觀點很奇怪」也無妨;因為,一邊閱讀、一邊質疑就是Why型思考,而不是對於書中文字深信不疑的What型思考。
而且,「邊讀邊想」這個行為,就像是我們求學時所做的物理或化學「實驗」一般。換句話說,閱讀時「邊讀邊想」之於經營管理類書籍(社會科學),就像是「實驗」之於物理或化學(自然科學)一樣重要。
總之,本書不僅能讓你「知其然」,也能「知其所以然」;不只know-how,也要know-why!從字裡行間尋找「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?作者主張這種想法的背景是什麼?」的答案,一邊閱讀、一邊思考,這就是Why型思考。
期待各位讀者能透過閱讀本書「邊讀邊想」的過程,親身體驗Why型思考的有趣之處,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思考脈絡與人生法則。
◎「得到真正答案之前,絕不放棄往下追問」的Why型人
編輯本書的過程中,有幸參與一場Why型思考的會議,從know-how到know-why的過程精采,在此與各位讀者分享。
會議的指導者,是《自慢》一書的作者何飛鵬先生。那天,他說了一句話,很符合Why型人追根究柢的精神:
「在我沒有問到可供複製的關鍵成功因素(KSF,Key Success Factors)之前,絕不放棄往下追問。」
為了找出暢銷書的關鍵成功因素,何先生要我們針對「為什麼暢銷?」往下追問五次,直到找出可供複製的關鍵成功因素為止:
第一層Why?
問:「你認為這本書為什麼暢銷?」
答:「因為有名人推薦。」
第二層Why?
問:「名人的推薦,是這個暢銷商品可供複製的關鍵成功因素嗎?」
答:「有名人的推薦,所以能夠打中很多人的好奇心。」
第三層Why?
問:「你說『很多人』是指誰?」
答:「暢銷到這種程度,『很多人』指的是普羅大眾,表示這本書是目標讀者很廣的一本書。」
第四層Why?
問:「既然『很多人』是指普羅大眾,關鍵成功因素就應該不只是名人推薦而已。你覺得,究竟這本書暢銷的原因是什麼?」
答:「內容吸引人,文字淺白、一讀就懂。」
第五層Why?
問:「市面上有很多內容淺白、一讀就懂的書,這本書和市面上的同類書籍有什麼不同?」
答:「因為,內容可供學習與複製,立即上手、一讀就會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一定用得上的交涉術!-掌握對手最渴求的目標、對抗惡意攻擊,讓彼此滿意度大增的13種溝通技巧
無論是升遷加薪、商品買賣、面試、向客戶提案……我們正處於不得不把協商作為「探索出新關係的過程」而進行協商的時代。你是否在日常生活的交涉中,不知不覺讓自己的利益平白損失了?
交涉並非「你輸、我贏」的談判。你的交涉,究竟哪裡不行?
.在未經過深入思考的情況下,做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結論
.打斷對方的發言 .未能控制情緒
.未準備好替代方案 .太簡單就讓步
.直接批判了對方 .對話被第三人干擾
.把心力用在確認無可挽回的事情上
.準備的不夠充分,無法驗證對方所說的話
.因為壓力的關係,忘了與對方再次確認…….
本書以容易強化記憶的方式,為您說明「為了讓雙方達成最大滿意度」所必須擁有的態度與技能,以及如何不被情緒所左右、以效率和誠實為基礎的談判技巧。相信不論是誰,都能作為最初閱讀的一冊,並且總是想重讀的一冊。
你一定用得上的交涉術!
◆達成「有效協商」的五大基礎
1掌握對手最渴求的目標:仔細聆聽對方說的話,以了解其真意。
2以邏輯方式思考:時時刻刻保持冷靜。
3準備好B計畫自保:準備好次佳方案,便形同擁有「強大的談判力」。
4期望也要符合實際:藉由巧妙的讓步,把交涉結果推近設定的談判目標=期望值。
5沉默是「禁」:要有傳達我方訊息的堅強意志。
◆「對抗對抗惡意攻擊」的八種協商技術
6以最後通牒逼迫決策之戰術
7分扮好壞人以施出心理戰之擾亂戰術
8以含糊要求進行之心理戰術
9兼具收集情報之效的逆向拍賣戰術
10達成協議後之追討附贈品戰術
11以預算底限為由要求對方妥協之戰術
12運用既成事實強迫讓步之戰術
13以電話進行奇襲之戰術
本書特色
.學術論點+實務經驗=兼具系統性與實踐性
內容以作者高杉尚孝所負責的NHK節目《TV英語商務世界》為基礎所構成,話題切身、合乎邏輯且具實踐性,有系統地解說交涉的技巧及其支撐論點。
.消減多餘說明,以「具體對話例(交涉現場模擬)」的形式表現,簡明易瞭!
書中將面臨交涉時,容易產生的問題分成各章解析。不只是成功的案例,為了確認應該改善的重點,還有失敗的案例與缺點回顧,讓不擅長交涉的人也能順利理解,亦適合作為擬似體驗。
.更上一層樓,提升交涉力!
商業人不可不知的分析工具和思考方法。諸如金字塔原理解構過程(MECE原則運用)、SCQA(Situation, Complication, Question, Answer)分析、談判破裂之際的最佳替代方案(BANTA)等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